草書之難甚多,蔡希綜《法書論》中說草書尤難。包世臣曾“自謂于書道頗盡其秘”也說“惟草書至難”。草書自身正其律,篆書備其骨,楷書規其法,還要做學問、立人品,確實很難。
面對這些尤難、至難,我們是退避三舍?還是知難勇進?“世上無難事,只要肯登攀”。
一、欲學草書,應先識草書Pee書法網-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
草書分章草、今草、狂草。今草是從章草演變而成的。章草和今草各有著自身的規律。今天主要講講今草。今草(包括狂草)有兩個基本要領①楷書的法度。②草書的自身規律。
一是線條長使轉盤旋幅度大,有獨立之字,有連綿之字,有的甚至數字相連。
三是相互借用,上字之終而為下字之始,有的運用符號代替,如‘し’可以代替“言、イ、ㄔ、水”等偏旁。草書規矩只準豎連,不準橫連等等。如果不先摸清這一規律,匆忙落筆,超出規范,便成天書。盤旋使轉幅度大小掌握不住,便成為另外之字,如“知、去”。
Pee書法網-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
“余中年學草,每日僅記一字,二三年間,可以執筆”。今日我們可以借鑒此法,更以邊學邊識,邊學邊記,找出規律,熟悉面貌,謹記法度,乃為學草者第一要務。
②識所臨范本的文詞大意,了解他書寫時特定的背景,分析其思想情懷和藝術構思。
③識使轉大小,收與放的程度。如果臨前不識,就會像孫過庭所說:“心昏擬效之方,手迷揮運之理”。
草書特點是筆意連綿,一氣呵成,使干、濕、濃、淡合理分布,揖讓有度,顧盼生情,縈繞盤旋,氣韻貫通,下筆果斷,才能神生紙上。前人法帖往往如是,我們臨寫時宜得如是安排,才能達到入帖手段。
臨習草書與臨習其它書體不盡同者,章法與點劃結體是同步進行的。這是因為草書連綿不斷,迂回曲折,變化多端,意到筆隨所決定的,它有著易見的整體感。
古人所說的“細玩熟觀”、“學而思,思而學”的經驗是可取的。力求從字間、行間、整篇布白的深入理解,加強記憶,可獲四美:即線條美、結體美、節奏美、意境美。清代姚孟起說:“古碑貴熟看,不貴生臨,心得其妙,筆始入神”。是臨帖可貴的經驗談。
草書要先立大調子,強調韻律和節奏感。在一幅字內,其躍動現象,時而如大海波濤,時而如平湖微波,因而在用筆上就不能像其它書體用力均勻。
有時則須大起大落以通身之力送之,有時則輕提出筆偶相帶過。有的則速到迅雷不及掩耳連綿不絕。
如張旭《古詩四帖》中“難之以萬年儲宮非不貴豈若上登天”。有的則緩以會心,筆斷意連。如“王子復清曠,區中實譁囂喧”。
乍徐忽疾,瞬間即換的用筆同時,還要驟提即頓的迅速交替,方能達到體意連綿,筆意奔放,有旋律和節奏的特色來,如果提高到創作上來說,才能使你的筆墨淋漓盡致的抒發情懷,表達個性。
一般說寫草書執筆要高一些,手掌要空虛,長鋒筆的筆桿相應的也較長,能執到2/3處為適應,這樣易于靈活表達草書的使轉,從物理上講如執筆過低,上部重力大,不易駕馭,執于頂端,則力不易貫注于筆鋒。Pee書法網-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
Pee書法網-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
前人云:“一筆一劃,均須以通身之力送之”。為了把力送入紙底,也是執筆桿2/3處為宜。
初學時提倡的手掌豎起,此時的手掌則宜于斜下,立勢與臨習其它書體一樣,但必須闊胸、臂開、手遠,眼觀全紙,其神必爽,其力充分得到發揮。
草書的韻味在于墨的體現,運用得好會呈現出豐富的變化。由于筆的巧妙運用和宣紙獨具的效果,起始、運行、終止,便會出現干、濕、濃、淡、枯的多層次變化,使我們的草書干則生險勁,濕則呈潤腴,濃則見沉厚,淡則顯典雅,枯則示老辣。
Pee書法網-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
墨有死墨活墨之分,死墨原因有二:
①宿墨所致。②只有筆墨功夫,而缺少書外功夫的靈氣所出現的死板。反之有筆墨功夫與書外功夫相默契的書者,功夫越強則意境愈深,而宿墨亦會變成活墨,出現奇趣和神采。
一為墨潤(韻),二為氣韻。氣韻貫通之字,而少墨潤,猶如妙齡體巧姑娘,身材窈窕而皮膚粗糙損其色一樣。
草書的筆劃美在筋力為勝,從勁挺中呈現立體感,這種效果是提筆用鋒得來的。何謂鋒?即筆中透明的部分。
筆分三分,鋒筆頭先分成兩個等分,將下端一半再分成三部分,用底端為一分筆,2/3處為二分筆,再上為三分筆。一般用一分筆摻以二分筆為佳,最大量用到筆頭的一半。
草書用鋒要先裹后鋪,提筆運行。這里要強調一下,提是經常的,頓時暫時的,且頓也是在提著的頓。
提分為二:一曰實提,一曰意提。頓是意提中的頓。筆的運行中,要不時翻轉筆面,節節換筆。因為筆分八面,會用可達四面,精到者可用八面。
草書筆劃,點線連綿,長短殊異,形體大小亦懸殊較大。且字有字態,行有行勢,欹側傾斜,變化萬千。學書布局,甚感茫然。此時應該抓住主要矛盾,任你千變萬化,我力求重心穩當。
②要注意欹側相柱,險絕救應的去掌握重心的措施,即一字有一字的重心,一行有一行的重心,一章有一章的重心。
⑤落款的字與正文的字相一致,正文緊密則款字緊密,正文疏朗,則款字隨之。
草書最能抒發書者的性情和個性,由于感情作用于筆端,揮運起來,往往超越界定之外。這種率意天成的章法,神采盎然,看似無法而法在其中。這種成功的章法來源于兩個前提:
①學習傳統,出入碑帖,融會貫通,胸中儲有呼之來揮之去的萬千形象。Pee書法網-書法歷史_書法技巧_書法工具_書法風格
②嫻熟的筆墨技巧,對詩文的真正理解,感情的激發,并作用于書法作品之中。